凝心聚力 奮力而行 | 傳播學院新學期召開教師座談會

在第四十一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時,為更有效地吸納教師的意見和建議,2025年9月3日下午,傳播學院在管理樓207召開2025-2026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師座談會,會議由劉暢院長主持,郝冰副院長、陳玲玲副院長以及10名教職工代表參加會議。會議主要圍繞教學科研、學生培養、管理服務等內容,與會教師依次分享了個人教學科研工作,談認識、談體會、提建議,為傳播學院發展建言獻策。

教學資源“共建共享”——讓好課不再“藏在深閨”

“一門金課可以點燃一群學生,但一群金課才能照亮整個學院。”電商系李賀老師率先提議,學院應搭建“教學資源庫”,打通系部壁壘,建設《非線性編輯》《傳播學概論》《品牌策劃與管理》等一流課程的“教學案例包”“思政元素庫”。她建議以“集體備課”為抓手,每月固定一次“老帶新”磨課沙龍,把課程重點、難點、痛點“一次講透”,幫助新教師“站上講臺、站穩講臺、站好講臺”。

AI時代“師者先行”——讓技術為教育插上翅膀

面對AI浪潮,廣告與廣播電視系副教授楊麗娜拋出“三問”:“當AI能寫腳本、剪視頻、做海報,我們教什么?怎么教?憑什么教?”她建議學院開展“AI賦能教學”、“AI+傳播”教學研討會,鼓勵教師把生成式AI工具引入課堂,開設《生成式AI與新聞生產》《數據智能處理》等微專業。“教師不轉型,就會被AI‘轉型’。”楊老師的提醒引發全場共鳴。

學業預警“一生一策”——把“掛科紅燈”變成“成長綠燈”

“學生掉隊不是一天造成的,拉回來卻要一群人努力。”學院輔導員代表李勝輝老師建議,學院為不同程度的“學業紅燈”學生分級管理,專業教師負責“學業診斷”,輔導員負責“心理疏導、家校聯動”,為學生量身定制“補修路線圖”。李老師呼吁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形成“專業教師+輔導員+家長”的協同育人機制,避免學生從“掉隊”走向“棄學”讓“掛科紅燈”真正轉化為“成長綠燈”。

學院領導認真聽取和記錄意見建議,不時與大家交流探討,積極回應教師關切。鼓勵教師主動搭建學習交流橋梁,既要虛心向前輩請教教學科研經驗,也要積極與同行探討學術前沿問題,鼓勵大家以飽滿的熱情與務實的態度投入教學科研工作。同時,學院也將全力以赴,為教師的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環境。

本次座談會為教師們搭建了良好的溝通平臺,對了解教師需求、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院將繼續關注教師成長,優化支持措施,為教師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