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韻尋蹤 藝探沈博 | 遼寧傳媒學院藝術學院與沈陽博物館開展實踐活動,用繪畫賦予環保布袋新的生命
當千年文物遇上青春畫筆,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近日,遼寧傳媒學院藝術學院的師生們走進沈陽博物館,在輔導員的帶領下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實踐活動——用繪畫賦予環保布袋新的生命,讓文物“走”出展館,以創新創意詮釋傳統文化的現代魅力。
在沈陽博物館的展廳里,學生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近距離感受青銅器、書畫、瓷器等文物的歷史底蘊。從商周青銅器的精美紋飾到明清書畫的筆墨神韻,每一件文物都成為了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輔導員引導學生們觀察文物細節,解讀背后的文化內涵,鼓勵大家將文物中的經典元素提煉出來,轉化為繪畫創作的素材。
在創作環節,學生們以環保布袋為畫布,運用水彩、丙烯等材料,將文物圖案與現代設計語言相結合。有的學生將漢代瓦當上的“長樂未央”紋樣重新演繹,以簡潔線條勾勒出古樸韻味;有的學生把遼代瓷器的纏枝蓮紋轉化為清新的插畫風格,讓傳統紋飾在布袋上“綻放”;還有的學生以博物館建筑外觀為靈感,用拼貼手法打造出充滿現代感的藝術作品。每一個布袋都獨一無二,既是對文物的藝術再創作,也是環保理念的生動表達。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們在藝術創作中深化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更通過環保布袋這一日常用品,讓文物以更貼近生活的方式“活”起來。藝術學院輔導員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引導學生用創新思維傳承文化,讓傳統文化不再停留在書本和展館中,而是以創意形式融入現代生活。學生們也紛紛表示,在創作過程中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未來會嘗試更多形式的文化創新實踐。
遼寧傳媒學院藝術學院與沈陽博物館的此次合作,是校館資源整合、推動文化育人的積極嘗試。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合作,開展更多形式的實踐活動,讓青年學子在藝術創作中傳承歷史文脈,用創意設計賦能傳統文化,讓“墨韻”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