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訪伊始,在企業人員的帶領下,校方深入參觀企業,直觀感受企業的工作環境、團隊氛圍和業務流程。副總經理侯傳威詳細介紹了企業的發展歷程、業務范圍、核心技術以及未來的戰略規劃,并分享了行業內的最新動態和市場需求趨勢。
在交流過程中,副校長徐穎表示,學院一直致力于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希望以此次訪企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谷賽果公司在實習基地建設、課程開發、項目合作、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培養適應新時代影視傳媒行業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副書記于松北提出雙方可以在以下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一是建立長期穩定的實習就業基地,為更多遼傳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二是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定制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三是加強產學研合作,共同開展影視項目研發和創新實踐。
在談及我院畢業生實習表現時,公司領導贊不絕口。目前在公司實習的幾位遼傳影視學院畢業生,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迅速融入了企業的工作節奏,在各自的崗位上表現出色。他們充分發揮了在學校所學的專業技能,提出了許多新穎的創意和想法,為項目的成功推進貢獻了重要力量,得到了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認可。
徐校長指出,此次訪企拓崗活動,不僅加強了遼寧傳媒學院影視學院與沈陽谷賽果公司的溝通與聯系,也為學院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有力依據。同時,畢業生在企業的優秀表現也為學院樹立了良好的口碑,為后續的校企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雙方要攜手共進,在人才培養、產業服務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實現校企雙贏,為推動影視傳媒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
最后,我校在沈陽谷賽果公司實習的學生徐思博表示:“感謝母校的專業培育,以扎實基礎踏入單位實習。從協助基礎工作到獨立參與項目,公司前輩的指導讓我深知設計需融合創意與落地性,客戶溝通中學會靈活應變,團隊協作里感受集體能量。感恩母校與企業的雙重培養,我將帶著所學繼續深耕,在燈光設計之路穩步前行。”
]]>振興中的沈陽,每一寸土地都寫滿故事。
有人為夢拼搏,有人享受生活,有人為愛堅守,有人勇敢蛻變。
他們是追求幸福的普通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和這座城市一起向前。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他們的故事好好講出來。
專業素質完整鍛煉
? 百人團隊進行頭腦風暴,完成策劃
? 學生足跡踏遍沈陽主城區,尋找藏在市井中的生動選題
? 每個小組至少三易其稿,二易其片,細致打磨
? 創作周期7周,素材40小時,18部作品呈現沈陽人的精神面貌
思想境界全面提升
1.創作緊跟主題主線– 為東北全面振興而創作
2.用專業回饋第二故鄉?– 講好沈陽的故事,講沈陽的好故事
3.在創作中感悟人生?– 每一個人物故事都是人生教材
?
創作感悟
“每一張照片,每一幀影像,都承載著生活的意義。”——2203 劉振鑫
“講的那些餐飲門道和創業故事都很有意思,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挺有感觸。” ——2203 王延玲
“拍咖啡師的手筆拍咖啡更難,因為那些繭子會突然開口,講出生活沒說完的話。”——2202 苗雨露
“紀錄片不僅僅是展現一個人的故事,更捕捉到了一個人在自己的領域不斷拼搏,發光發熱,為自己而活的精神。”——2202 楊丹
“我喜歡聽別人講故事,每次聽完他們的故事我都想拍下來,對我來說,拍攝采訪特別開心。”——2201 單效銘
“路上的彩虹比結果更重要。”——2201 王思雨
作品海報速覽
23級戲劇影視導演專業的同學們交出了一份驚艷答卷!他們用專業設備與年輕視角,完成了一次對母校的深情告白。這不是普通的作業,而是一場關于熱愛與成長的影像實驗。
學生價值的完美綻放
? 10部風格迥異的成片作品,累計拍攝素材超1000分鐘
? 10個創作小組獨立完成從策劃到成片的完整流程
? 運用達芬奇調色、動態跟蹤等專業技術
? 創新嘗試微距攝影、延時攝影等特殊技法
獻給遼傳的三行情書
1.用專業反哺母校– 作品將成為官方宣傳素材
2.以青春詮釋校園?– 00后視角下的遼傳故事
3.讓教學落地生根?– 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范本
那些鏡頭外的成長
“為了拍日出鏡頭,我們連續一周5點起床”——導演組 曹蘭芯
“第一次感受到影像真正的力量” ——導演組 耿嘉鹿原
“最驚喜的是發現校園里那些被忽略的動人細節。”——導演組?張玉
三大核心成果,見證專業成長
1.創意策劃案:10組完整宣傳片企劃,涵蓋“人文遼傳”“活力遼傳”“未來遼傳”等多維視角
2.成片作品:3部高質量校宣短片,平均時長3-5分鐘,已完成4K精剪版本
3.幕后寶典:整理形成《校園宣傳片拍攝標準化流程手冊》,涵蓋場地調度等實用技巧
專業賦能實踐
項目運用了故事板預演、達芬奇調色等專業技法,專業設備全流程制作。
作品海報速覽
他們以專業為筆,為母校定格高光時刻
同學們以鏡頭為媒介,用專業的影視語言,呈現出一個有溫度、有深度、有態度的遼寧傳媒學院。
]]>2018-2022年就讀于遼寧傳媒學院,擔任班級英語課代表、影視廣播學院籃球隊隊長等職務。在大學期間代表學校參加了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的賽事。
2022年畢業后,我去了北京、長沙兩座城市,最終選擇回到沈陽。我經歷了醫療新媒體運營總監、寵物醫院總經理這兩份職業,都算是半創業半工作;我個人有兩條心得想分享給大家:第一點;我認為選擇是特別重要的,選擇一個正在上升期且還會持續發展的賽道,對你個人來說至關重要。第二點;盡量在畢業后去超大城市歷練一段時間,例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在這種級別的城市歷練過后,你的眼界、心態、專業能力都會有質的飛躍,也更能清楚你未來想要什么樣的生活;這兩點建議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看法,我認為對于部分學弟學妹會有一定的幫助。
我現在的生活就是工作+興趣愛好。工作的時候多和各行各業的管理層人員交流,向優秀的人學習,把別人身上的長處盡可能的去吸收結合,理清楚思路和邏輯;生活上就喜歡去打打籃球,吃些美食,時間寬裕的話會去旅游,這大概就是我現在的生活。
最后,我想對學弟學妹們說:希望大家能夠珍惜大學時光、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勇于追求夢想 相信你們也一定能從遼寧傳媒學院汲取力量,在未來的道路上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感謝母校遼寧傳媒學院給我們眾多校友搭建的平臺,祝愿母校越來越好,蓬勃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多的人才精英。
]]>從學校畢業后她也短暫的迷茫過,想不好下一步要去做什么,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去上海參加一個短期學習,在學習結束跟同學聊天的時候她瞬間產生了一個想法“做音樂劇”!于是通過這位同學的引薦,她來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青少年音樂劇團面試,她看著這漂亮的排練廳,當下立即決定要做這份工作。第二天她便回家整理行李,租房,然后開始了她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
游走在上海保利劇院的一年時間里,她積累了大量的音樂劇教學經驗,掌握了很多舞臺知識,不停歇的上課,不間斷的演出讓她有些疲憊,于是她想走慢一點,她提出了辭職。于此同時一家新的公司向她拋來了橄欖枝,她又開始了一段新鮮的人生體驗。在這里她做起了音樂劇項目的負責人,她做了一部又一部原創舞臺劇,有了自己的原創編舞作品,2024年帶領團隊入選烏鎮戲劇節。
她的學生也參演了《六姊妹》《好東西》等影視作品中主角的少年時期。從她畢業至今,她始終與遼傳的老師們保持聯絡,可能是寫了新的劇本,或是工作有了新的成長,她總說老師們是她的安全港,永遠會給她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和幫助,她說她永遠感恩,與學校與老師們的相遇,讓她的每一步都走的踏實、有力。
她一直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的人,她在為她喜歡的事情付出著全部的熱情,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繼續啟程,她認為人生沒有規則,她永遠是自由的。借此機會她也祝福著遼傳的師弟師妹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讓自己滿意的自己,希望師弟師妹永遠赤誠,未來可期。”
]]>課堂賦魂:專業基因的熔鑄
導演系的課程體系是刻入職業DNA的源代碼。視聽語言課教會她用焦距丈量情感距離,剪輯實訓中導師強化的“幀數強迫癥”,讓《兌米時間表》的轉場精確到1/24秒的視覺韻律;編劇課上反復磨礪的敘事邏輯,化作《風頭》環環相扣的懸疑架構。那些被師長們嚴苛要求的“鏡頭闡述報告”“場景情緒坐標圖”,在從業后顯露出超前于行業的工業化思維。
實踐淬骨:同頻共振的力量
校廣播臺的三年,是團隊協作的啟蒙圣地。錄音系同窗教她捕捉聲音的呼吸感,文學系伙伴賦予文案文學肌理,王森導員用項目管理思維重塑她的執行框架。這些跨專業碰撞的火花,在《鎖語》劇組化作高效協同的密鑰——當燈光組用色溫調控鄉愁濃度,服裝組以面料褶皺暗示人物命運時,她看到的盡是當年實訓室里那些為作品較勁的身影。
根系永續:教育生命的延展
從學生到導演的身份轉換中,母校始終是隱形的創作伙伴。《南風起》籌備期,服裝設計課堂的史料研究法成為破解美學的密碼;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她堅持用畢業作品《旁邊是海》中習得的“在地性創作法則”對抗懸浮敘事。如今站在攝影機后,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被行業稱贊的“創新”,不過是母校育人體系的自然生發。當同行驚訝于她在《芯變》中運用算法優化運鏡軌跡時,她想起的是數字影視課上導師演示的Motion Vector分析模型;當團隊折服于她調度百人群演的效率時,她明白這源于表演課上“群體調度十二法則”的千次演練。就連甲方最欣賞的“提案結構化思維”,也不過是畢業設計答辯訓練的條件反射。
結語
當行業驚嘆她能在商業與藝術間精準落子時,只有遼傳人懂得:這是“課堂-片場”雙系統培養的思維復調;當團隊贊譽她具備超越年齡的全局掌控力時,她深知這是母校“跨專業聯合創作”刻入骨髓的協作本能。從銀杏道到攝影棚,從理論試卷到分鏡腳本,那些被師長注入的專業信仰、被同窗點燃的創作熱血,終將在時光中驗證: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成為學院精神的流動載體。
]]>在此之后她也在bilibili、芒果tv的一些綜藝節目擔任正職編導與制片,很多時候有人問她為什么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熟悉各個節目調性、各個崗位的職責,她說這得益于此前在學校老師教授的非常實用的綜藝節目制作相關的知識,讓她終身受用。后來因為熱愛舞臺,她嘗試做戲劇相關的工作,在戲劇展做過志愿者,也在阿那亞戲劇節的國際特邀劇目做執行制作人。她說如果不是學校完善的課程設置還有老師們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安排,她很難有底氣和勇氣去嘗試如此多樣的崗位。
在考慮申請英國研究生之前她詢問了各位專業老師,老師們都給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見以及專業的擇校幫助。系主任、輔導員也一直幫助她準備各種申請所需要的材料,她說她求學之路的順利離不開各位老師的幫助。來到英國后她很快就適應這邊的生活。雖然教學模式和國內有非常大的不同,多數采用小組研討的方式上課,在此過程中能夠通過他人的表達查漏補缺自己思考路徑上的漏洞,提高了她的自學能力和自省能力,彌補了國內傳統教育模式的缺憾。
]]>
各項目團隊經過數月甚至一年的精心籌備和實踐,在答辯現場通過PPT展示、視頻演示、實物展示等多種形式,全面呈現了項目的創意來源、實施過程、創新點、市場前景以及取得的成果。從項目啟動時的迷茫,到籌備中的不斷碰壁,是師生攜手,一次次研討、反復打磨方案,才突破了層層困境,這是影視學院師生共同奮進的體現。
來自影視學院的各專業評委老師們在認真聆聽各團隊的匯報后,從項目的創新性、可行性、市場前景、團隊協作等多個維度進行了細致的點評。對于項目中存在的問題,評委們也毫不吝嗇地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為項目的后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本次創新創業大賽校級項目結題答辯的成功舉辦,是影視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一次檢驗。未來,影視學院將繼續加大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和資源,鼓勵更多的學生投身創新創業實踐,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這是一次聲音與情感的交融,才華與智慧的碰撞。參賽優秀作品將擇優向省教育廳推薦,有機會參與全省大中小學校同臺競技,為遼傳獲得省級榮譽獎項!
共青團遼寧傳媒學院委員會
影視學院、數媒學院
進取展青春?振興向未來
遼寧傳媒學院全體在校學生
一、
組別劃分
大學甲組(非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校大學生)
大學乙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校大學生)
二、
內容要求
??
三、
報名方式
四、
比賽負責聯系人
影視學院? 王 ?碩13130199329(微信同步)
數媒學院? ?董禹廷13386720166(微信同步)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期待這場充滿激情與活力的主持人大賽,共同見證遼傳學子用聲音傳遞力量,用故事書寫遼傳輝煌!
?
]]>在遼寧傳媒學院影視學院表演專業學習中,高晨濤同學們參與多部專業匯報演出,可塑性大,塑造人物形象生動。畢業后,一直為實現表演夢想而努力著。?國家大劇院《阿依達》是2023年歌劇界的重磅之作,由威爾第創作,以古埃及法老王時代為背景,融合了威爾第的浪漫主義風格,呈現出恢弘激昂的舞臺效果??。這部歌劇以跌宕起伏的動人情節、鮮明立體的人物塑造和充滿激情的音樂旋律,受到世界各地歌劇愛好者的歡迎?,我校畢業學生高晨濤通過層層面試作為演員站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這樣的經歷不僅是對個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對遼寧傳媒學院影視學院表演專業精準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最好詮釋,高晨濤能夠參與如此大型劇目無疑為母校增添了光彩。
與此同時,他在影視表演領域中,也不懈努力的成為優秀的演員而奮進。在電視劇《完美的救贖》和《在黑暗中》高晨濤也有精彩的表演,這不僅展現了其深厚的表演功底,更體現了他對表演藝術的熱愛。他的高質量參演不僅為母校爭得了榮譽,也為年輕演員樹立了榜樣。
表演專業作為遼寧傳媒傳媒學院特色專業,一直勵志于培養優秀的表演類人才,優秀的校友是對表演專業教育成果的最好的證明。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真諦,激勵著更多年輕學子追逐自己的夢想,為表演藝術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