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數媒學院舉行“青藍工程”新教師第一次課彩排活動
活動開始前,張瑩瑩副院長回顧了過去一年“青藍工程”取得的顯著成效,多位青年教師在導師悉心指導下快速成長,在教學競賽、課程建設等方面嶄露頭角。她宣讀了新一年度“青藍工程”實施方案,著重強調了“雙向賦能、智慧共創”的新要求:藍方導師要傾心相授,不僅傳經驗、教方法,更要導思想、帶作風,做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引路人;青方教師則要勤學善思、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同時,積極擁抱新理念、新技術,探索符合新時代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學院將持續搭建平臺、優化機制,為青年教師的成長保駕護航。
??善教者啟智潤心,善學者敏行致遠。活動中,青方教師依次登臺進行說課展示。他們立足學科前沿,結合學情實際,以精妙的教學設計、生動的案例解析和創新的技術應用(如融合AI輔助教學工具、虛擬仿真實踐等),展現了數媒專業教學的魅力與青年教師扎實的教學功底與蓬勃的創新活力。隨后,學院領導、各系主任及資深“藍方”教師進行了精準剖析與經驗分享。他們既肯定了青年教師們展現出的教學熱情、專業素養和探索精神,也結合行業發展新趨勢和教學評價新要求,從教學目標設定、重難點突破、課堂互動設計、技術賦能教學、課程思政融入等方面提出了極具建設性的優化建議,為新老教師共同進步指明了方向。
李成偉教師說課展示
王美吉教師說課展示
李月教師說課展示
學院領導進行說課點評及經驗分享
?一紙協議,承載千鈞承諾;師徒攜手,共繪育人藍圖。活動的最后是莊重的簽約儀式。在全體與會者的共同見證下,新結對的“青”“藍”雙方教師鄭重簽署了《“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協議書》。筆墨落處,不僅是一份契約,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期待。藍方導師將一如既往,通過“傳”授寶貴經驗、“幫”助解決難題、“帶”動專業成長,助力新教師快速站穩講臺、站好講臺;青方教師則承諾以謙遜之心學習,以進取之態鉆研,以務實之行實踐,努力提升育人本領,早日成為教學骨干和中堅力量。
“青”“藍”雙方教師簽署協議
青藍相濟,薪火相傳;同心筑夢,未來可期。“青藍工程”是數媒學院涵育優秀師資、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引擎。它不僅構建了經驗傳遞的橋梁,更營造了教研相長、智慧共享的學術共同體文化。學院將堅定不移地深化“青藍工程”內涵建設,強化過程管理與成效評估,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持續激發青年教師的內生動力,鍛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卓越數字媒體人才、推動學院事業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
]]>雙選會現場氣氛熱烈,當日共有四家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參與雙選宣講。分別是:沈陽金冉科技有限公司、沈陽漫步云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沈陽縱藝科技有限公司、沈陽澤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各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帶來了豐富多樣的實習和就業崗位。這些企業涵蓋了虛擬現實技術開發、動畫創作、手機游戲設計、短視頻直播等多個領域,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職業選擇空間。
本次雙選會由虛擬現實系教師葛楊晨旭主持,會議開始前,主持人代表學院對參會企業表示了熱烈歡迎,并向學生們介紹了本次雙選會的目的和意義,及定制培養課程的要求。隨后四家企業依照企業名稱首字母順序進行以此宣講。
雙選會現場設置了多個展位,每個展位前都圍滿了前來咨詢的學生。學生們積極與企業代表交流,了解企業的發展歷程、業務范圍、崗位需求以及薪資待遇等信息。企業代表們也詳細介紹了企業的優勢和特色,解答了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并對學生的簡歷進行了初步篩選。
學生有序等待沈陽金冉科技有限公司雙選面試。
動畫專業學生對沈陽漫步云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產生濃厚興趣,積極參與面試交流。
沈陽澤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提供的視頻剪輯崗位也吸引了學生駐足。
學生熱切關注沈陽縱藝科技有限公司的AI美術崗位。
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們展現出了較高的專業素養和積極的求職態度。他們結合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與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許多學生表示,通過這次雙選會,他們對虛擬現實行業的就業前景和發展趨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更加明確了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
本次雙選會的成功召開,為虛擬現實系的學生提供了寶貴的職業發展機會,也為學院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搭建了良好的橋梁。通過校企合作,學院能夠更好地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虛擬現實系將繼續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的實習和就業機會,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培養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捐贈儀式上,李英杰先生表達了他選擇非遺館作為捐贈單位的心路歷程。他深情地說:“我通過曹部長的引薦,了解了非遺館的建設初衷,看到了遼寧傳媒學院投入這么大的資金和人力來做這件利在千秋的大事,我充分信任咱們非遺館。我的剪紙,特別是錫伯族剪紙作品,必須捐給咱們館!希望通過這次捐贈,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到錫伯族的剪紙藝術,并為其傳承與發揚貢獻一份力量。”這番話語不僅道出了李英杰先生向遼傳非遺數字博物館捐贈幾乎畢生心血的緣由,更展現了他對文化傳承事業的堅定信念。
李英杰先生講話
隨后,非遺館館長王東輝教授為李英杰先生頒發了捐贈證書。她表示,李先生先后兩次來館考查,了解到我們館是遼寧傳媒學院自己出資籌建的公益性社會服務組織,老先生非常感動。遼傳回饋社會、勇于承擔文化傳承重任的熱忱,與老先生對非遺文化的一片赤誠和一生的堅守引發了強烈的共鳴,老先生日后還要持續捐贈作品給我們非遺館!李先生,在九十二年歷史長河中,盡管走過繁華盛世,也有路途艱難,但是始終保有一顆愛生活、愛藝術的心,把民族文化、錫伯族歷史還有他的非遺技藝融合在一起,傳遞給世人。這讓我真的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傳承的力量。非遺館必將不負眾望,在文化傳承的道路上砥礪奮進。
非遺館館長王東輝教授致感謝詞
非遺館館長王東輝教授為李英杰先生頒發捐贈證書
二百余名觀展者為捐贈雙方的真摯感動,共同見證這一時刻
藏品揭幕環節中,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錫伯族民間故事第三代傳承人、非遺館館長王東輝教授身著一襲靚麗的錫伯族喜利媽媽服飾,與同樣穿著錫伯族民族服飾的李英杰先生聯合沈北新區宣傳部曹部長,一同展示了《富春山居圖與群魚地圖雙面屏風》和《喜利媽媽的傳說》剪紙長卷。當三位出場,緩緩展開14米長的喜利媽媽長卷和12米長的紅樓夢長卷的時候,全場沸騰。這些作品猶如一條璀璨的文化長河,流淌著錫伯族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和中國古典文學的意境之美。觀眾們驚嘆于老先生的精湛技藝,更被這一文化傳承的壯麗景象所深深感染。
沈北新區宣傳部曹部長、非遺館館長王東輝教授、李英杰先生共同為捐贈藏品揭幕
觀展者欣賞李英杰先生捐贈的藏品《紅樓夢》和《喜利媽媽的傳說》長卷
同樣被這種氛圍所感染的,還有遼寧傳媒學院的留學生,來自巴基斯坦的網絡達人韓朝偉。他非常熱衷于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來到遼傳之后,看到學校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上做出這樣巨大的貢獻,以及為錫伯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上所做的持續努力,自己身為遼傳的留學生,他感到十分的驕傲和自豪。并且逐漸開始對錫伯族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熱切的想要了解喜利媽媽信俗和錫伯族剪紙技藝,期望能夠通過一帶一路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遼傳留學生向李先生請教錫伯族剪紙
遼傳留學生向喜利媽媽求教錫伯族民俗
捐贈儀式結束之際,大家爭相與“喜利媽媽”合影,沾喜慶之氣,迎祥龍新年。我們也期待更多有識之士能夠加入到文化傳承的行列中來,共同為我們的非遺文化事業貢獻力量。在遼傳非遺數字博物館即將正式開館之際,讓我們共同期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們的非遺文化能夠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觀展者同“喜利媽媽”合影
留學生朋友爭相同“喜利媽媽”合影
]]>
會議中,杜曉軒副院長首先從教學方面闡述本學期重點工作,進一步明確教學材料的書寫,對于開學預備周的相關工作布置安排,闡述了院內現任領導班子構成具體分工。主要從師德思想、教育教學、班級管理、成績與不足等方面,分享工作中的感悟。
王飛飛書記則就新學期專任教師與學工輔導員的密切聯系問題,作出全新的工作安排和部署。明確思路、落實責任,關注家校溝通,號召全體教師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會議最后高子劍副院長帶領全體教師展望新學期,“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號召所有教師堅守教育初心,提升素質,涵養高尚師德,抓實教育教學質量,望老師們做好提前相關準備。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遼傳-數媒學院全體教職員工,要以昂揚的斗志,凝心聚力、拼搏實干,努力開創學院教育教學工作新局面。相信在新的學期里,都將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與學習中去。惟志惟勤話初心,長風破浪再啟航!
]]>楊局長仔細聽取非遺館藏品及傳承人介紹,詳細詢問了各種非遺項目的歷史背景、制作工藝及傳承情況,對遼寧傳媒學院在數字化保護和傳承方面所做的努力給予了充分肯定,對遼傳非遺數字博物館的數字化展品、非遺傳承人“數字記憶”精彩呈現方式給予了高度評價。
校長助理石光向楊局長一行介紹藏品及傳承人
了解遼傳先后組建80個非遺采訪團隊、6個視頻拍攝團隊、6個數字采集著錄團隊、4個虛擬仿真開發團隊,走訪我省12個城市,深入采訪百余位非遺傳承人,最終完成以15000分鐘非遺數字影像原始資料為基礎的500余件藏品數字化呈現的全過程后,楊局長盛贊遼傳非遺數字博物館不愧為全國首個非遺數字博物館,以意蘊生動的非遺數字藏品和精準著錄的傳承人“數字記憶”,不僅再現了非遺傳承人非凡的精湛技藝,展現了他們精益求精、執著堅守的“工匠精神”,更充分體現了遼傳人以繼承傳統文化為己任、充分發揮傳媒類應用型大學優勢,以實際行動回報家鄉、建設家鄉的“工匠精神”。
非遺館內展示情況
楊局長強調,遼傳非遺數字博物館的實踐成果為下一階段我市推動文化、旅游與科技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思路,鼓勵遼寧傳媒學院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為地區文化繁榮做出更大貢獻。同時,領導們還就如何加強非遺文化的數字化保護、傳承與創新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互動環節展示
未來,遼傳非遺數字博物館將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繼續加強與各方的合作,推動非遺文化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工作取得更大進展。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和參與到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中來,共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力量。
]]>為了讓更多學生了解職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學院在專業導論課融入關于職業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召開主題班會、專題講座等形式宣傳職業危害因素,提升學生職業健康知識知曉率,引導學生掌握職業防護知識和手段,學會在勞動中自覺保護自身健康與安全。同時學院還通過招募學生志愿者,在學院內進行了海報張貼、宣傳冊發放、團學活動等工作。
通過本次活動,學院成功地向學生們普及了職業健康知識,提高了學生對職業健康問題的關注度。學生們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種宣傳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健康意識。之后我院會陸續開展系列活動,爭取將本次的優點延續,缺點改正,在此也祝愿同學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一切順利!
]]>
未來,數媒學院將繼續深入推進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加強與更多企業的常態化聯系,不斷優化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就業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會議伊始,張瑩瑩副院長對于畢業論文的最終調整,格式上的把控等方面進行細致入微的講解。畢業論文的最終調整階段,尤其要注重格式規范,細節之處彰顯嚴謹態度。重點說明常見的學術不端行為及其危害,引導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學術道德教育,確保最終畢業論文的原創真實性和格式規范性,學術規范是畢業論文的基石,從格式調整到內容把控,都需嚴格遵循標準。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強化學生的學術道德教育,確保畢業論文的原創性和規范性。
特別針對畢業答辯流程標準性問題,張瑩瑩副院長重點提出要求。關于學生陳述、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評價等步驟,對于每個環節的要點和注意事項進行重點強調。答辯教師在提問時應圍繞論文的核心內容和關鍵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闡述。在評價學生答辯時,要從論文質量、答辯表現、知識掌握程度等多個維度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既要肯定學生的優點和亮點,也要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改進方向,幫助學生更好地總結經驗教訓,提升學術水平。會議現場氣氛熱烈,教師們積極參與互動交流環節,紛紛就自己在畢業論文指導與答辯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教師們表示,通過此次培訓會,自己對畢業論文指導與答辯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和系統的把握,解決了許多平時工作中存在的疑惑,受益匪淺。同時,教師們也分享了自己在畢業論文指導與答辯工作中的經驗和心得,相互學習、相互啟發,共同提升了業務水平。
培訓會最后,杜曉軒副院長對于本次培訓會進行了總結。她強調,畢業論文是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環節,也是衡量學生學業水平和學院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教師們要充分認識到畢業論文指導與答辯工作的重要性,嚴格按照學院的規范要求,認真履行指導教師的職責,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管理,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同時,要以此次培訓會為契機,不斷學習和探索畢業論文指導與答辯的新方法、新技巧,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為學院的人才培養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宣講會上,各企業負責人從核心價值觀、企業崗位需求及用人標椎、企業人才儲備及人才培養等多方面進行宣講,并通過現場播放的公司宣傳片方式,讓參會畢業生對該公司的工作環境、部分專利與技術及福利待遇進行了深入了解。
宣講會還設置了互動環節,畢業生就自己所關心的專業對口、企業所需求的人才素質、公司發展平臺與機會等問題在現場與相關企業進行互動交流,企業的宣講負責人為同學們也進行了耐心詳細地回復。該互動環節的設置,幫助畢業生在實現自我價值和職業目標規劃上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通過此次系列宣講會,既讓畢業生了解了企業目前的人才發展需求狀況和行業發展前景,同時也為其提供了與專業人士近距離交流的寶貴機會。在未來的就業推進工作中,數碼藝術學院將堅持致力于,持續搭建校企溝通雙向平臺,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