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媒學院開展網絡安全主題宣傳活動
網絡詐騙是我國一直存在的安全隱患,不少犯罪分子利用一些網絡知識對一些防范意識較為薄弱的學生下手,開學季更是網絡詐騙的高發時期,為此我院圍繞這一話題,舉辦了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主題宣傳活動。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引導青少年學生深入學習《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內容,了解刷單、客服退款、掃二維碼以及加好友等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的詐騙方式,營造出了人人參與、人人宣傳、人人知曉、人人維護的網絡安全宣傳氛圍。
圍繞網絡安全這一話題,各班輔導員結合自身工作經驗,為大家講述網絡安全工作的內容、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日常安全工作關注點等。輔導員講述過程中,援引法律條文,列舉現實中的侵權案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同學們更加直觀感受到網絡安全問題離我們并不遙遠。
那么我們如何在利用網絡便利的同時,謹記網絡安全、保護信息安全、筑牢法治防線呢?以下是數媒的同學為大家帶來的“網絡安全小貼士”手繪海報,希望同學們仔細閱讀并了解。首先使用個人防火墻防病毒程序以防黑客攻擊和檢查黑客程序。個人防火墻能夠保護你的計算機和個人數據免受黑客入侵,防止應用程序自動連接到網站并向網站發送信息。其次,在不需要文件和打印共享時,關閉這些功能。文件和打印共享有時是非常有用的功能,但是這個特性也會將你的計算機暴露給尋找安全漏洞的黑客。
在使用通訊交友軟件或上網交友時,盡量使用虛擬的昵稱、電子郵箱等方式,盡量避免使用真實的姓名,不輕易告訴對方自己的住址、電話號碼等有關個人真實的信息。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網址鏈接或來歷不明的文件,警惕網絡色情聊天,反動宣傳。
不要輕易相信網絡上中獎之類的信息,某些不法網站或個人利用一些人貪圖小便宜的心理,常常通過向網民公布一些諸如微博賬號、手機號碼等號碼中獎,然后通過要求中獎人郵寄匯費、提供信譽卡號或個人資料等方式,以兌獎需繳納稅款或兌獎步驟等方式,套取個人錢物、個人信息等。
若網上商店所提供的商品與市價相距甚遠或明顯不合理時,要小心求證,切勿貿然購買,謹防上當受騙。
避免與未提供足以辨識和確認身份資料(缺少登記名稱、負責人名稱、地址、電話)之電子商店進行交易,若對該商店感到陌生,可通過電話或詢問當地消費團體電子商店的信譽度等基本資料。在瀏覽網頁時,盡量選擇合法網站。互聯網上的各種網站數以億計,網頁的內容五花八門,絕大部分內容是健康的,但許多非法網站為達到其自身的目的,不擇手段,利用人們好奇、歪曲的心理,放置一些不健康、甚至是反動的內容。合法網站則在內容的安排和設置上大都是健康的、有益的。大學生應當注意甄別網站是否合法。
與過去相比,現在的網民在網絡使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網絡操作技能,但網絡安全意識薄弱,對維護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知之甚少,在網絡的使用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針對這些常見安全問題,希望對大家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能夠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