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媒微分享|第三期:遼寧非遺鑒賞——北票民間故事 口口相述代代傳承

北票民間故事

北票地理歷史淵源

北票地域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北票屬東胡山戎之地。

秦屬遼西郡。

西漢屬幽州遼西郡。

東漢屬幽州遼西郡柳城縣。

魏晉屬昌黎郡。

東晉十六國的前燕、前秦、后燕屬昌黎郡(治龍城今朝陽)。

北燕屬昌黎尹龍城。

北魏屬營州昌黎郡龍城(和龍城)。

東魏、北齊屬營州。

隋屬柳城郡柳城縣。

唐屬遼西郡。天寶元年(公元七四二年)改營州治所柳城。

遼屬中京道,在北票縣境內。會同三年(公元九四0年),設川州治所咸康,轄三縣:咸康縣(南八家子鄉四吉板)、弘理縣(土城子)、宜民縣(黑城子鎮)。后又設置盛吉縣(上園鎮)。

金大定六年(1166年)降川州為宜民縣,屬北京路興中府。

北票民間文學是北票人民近現代革命進程中英勇斗爭的見證,集中體現了北票人民自強不息的精神面貌。北票民間文學特別是以尹湛納希、惠寧寺為代表的地方人物、風物故事體現了本地區蒙漢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具有剛健質樸的藝術風格,在結構、語言、典型化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

從藝術特點上看,北票民間文學結合和漢族民間文學長于敘事的特點,又吸納了蒙古族民間文學長于比擬描摹的藝術特色,與當地蒙、漢民眾的生產、生活及精神活動有著鮮明的伴生性與依存性。

從內容上看,北票民間文學的主題有:當地自然與人文景觀的風物傳說,如《白黑二仙》、《桃花山的傳說》等;

歷史上在北票土地上人物的傳說,如《哈達爺的故事》、《尹湛納希的系列傳說》等;

具有浪漫幻想色彩和地方特色的童話故事,如《關才和黃鶴》、《畫中姑娘》等;

貼近現實、散發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生活故事,如《年關》、《伙計爭燈》等。

 

這些傳說與故事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北票地區的社會歷史,民眾的日常生產、生活和文化創造,承載著北票民眾的喜怒哀樂與理想愿望。

遼寧省北票市位于遼寧省西部,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人文遺存比較深厚,民間文學的蘊藏豐富。1984年,北票市文化部門編輯了民間故事集《吐默特的歌聲》。1985—1987年,在國家重大人文科研項目“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程”中,編輯了五十萬字的《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遼寧卷·北票資料本》。其后,北票市還陸續編輯了《北票民間文學選刊》。2004年,北票市文化館退休干部郭豐久自費編輯印刷了民間故事集《桃花山的傳說》。

至今為止,北票的文化工作者一直堅持對民間文化遺產的挖掘,尚有數十萬字的民間文學資料等待出版,盡管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出臺對應的政策,任有不少文化傳承還處于瀕危狀態,?化成就未來,遺產不容忘懷,你我都有責任共同關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托舉傳承之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