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啟智 書香潤心 | 馬院組織教師讀書分享暨教學研討活動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驚蟄,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宛如大自然奏響的激昂樂章,驚醒了沉睡的萬物,也喚醒了人們對知識的熱切渴望。為持續推進“書香馬院”建設,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不斷提升馬院教師的知識素養和文化內涵,3月5日下午,馬院全體教師在圖書館613會議室開展讀書分享和教學研討活動。 ???
本周的“悅讀經典·書香馬院”活動由學院青年教師胡程鵬老師為大家分享他閱讀《群書治要》一書的感悟。 ?????
《群書治要》是唐朝貞觀初年,魏徵及大臣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從先前歷代帝王治國資政的史料中擷取有關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的精要,匯編成一部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國安邦”,創建“貞觀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群書治要》取材于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晉年”,以“務乎政術,存乎勸戒”為宗旨,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書,剪截淫放”,嘔心瀝血數年,于貞觀五年(631年)編輯成書,計六十五部約五十余萬言。該書的特點,一言以蔽之,曰“博而要”。《群書治要》是中國古代治國理政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既是一部治世典籍,更是一部善治寶典,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在本周的教學研討環節,裴院長從“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關系”“思政課程如何引領課程思政”進而實現“大思政”的育人格局,與教師們展開了研討交流。作為承擔高校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將主動擔負起全校課程思政建設的主體責任,積極探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雙向融合”的建設思路。馬克思主義學院將與全校8個二級學院對接,結成課程思政建設“對子”,參與各二級學院的課程思政建設研討,共同打造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逐漸形成“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大思政”全員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