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在遼傳劇場開展,校長宋吉鑫到場,各二級學院院長、副院長、全體教師及人文學院部分學生代表參會。講座由教務處負責人馮杰主持。
崔國生教授從課堂教學語言的種類、特征、要求、學問、能力提升5個方面展開。崔教授講到自身求學中,常受恩師們點撥,很受啟發,并深深影響了自己育人的道路。每講一點,都通過舉例子、唱演再現、形體展示等引人入勝的方式讓在場教師領悟詳明。對于教師如何提升教學語言能力,崔教授提出教學語言能力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跟個人素養密切相關,要博覽群書,學好用好普通話,努力塑造語言風格,并從聲樂、繪畫藝術中吸取精髓,借鑒為己用。
講座最后,馮處長總結道,崔教授的講座是教學語言藝術魅力的生動詮釋,希望到場教師重視課堂語言,凝練適合自身的教學風格,努力提升教學語言的鮮活力、接受力、親和力、吸引力、表現力,有情懷、有擔當,躬耕教壇,立德樹人!
]]>王東輝教授作為遼寧傳媒學院分管教學督導工作副校長,遼寧省教學名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深厚的學術背景,在培訓過程中,王東輝教授首先從理論層面詳細解讀了造型基礎類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他指出,素描作為藝術類基礎課程,應當著重培養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力。王東輝教授針對造型基礎類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他提出,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他還鼓勵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此外,王東輝教授還就教學策略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他強調了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方式,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在培訓過程中,王東輝教授還與參加培訓的教師進行了互動交流。他鼓勵教師們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觀點,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開展造型基礎類課程教學。通過這種互動交流的方式,不僅增強了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還為本次培訓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和色彩。
最后,王東輝教授對本次教學專項培訓進行了總結。他表示,希望通過這次培訓,教師們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造型基礎類課程的教學規范和要求,并將這些理念和策略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同時,他還鼓勵教師們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探索、創新,積極尋求更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為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做出積極貢獻。
參與培訓的教師們紛紛表示,在此次培訓中受益匪淺。此次教學專項培訓對于提升學校素描類課程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相信在教師們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將不斷提升,學校的整體實力和影響力也將不斷擴大,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圖1 會議現場
會議邀請新聞學院李巖副教授主講。她首先從握手、行走、尊長三個生活中常見的禮儀規范與現場教師進行了提問互動,并用“國尚禮則國興,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正,心尚禮則心泰”作為開頭,她強調“禮內在的精神是人,人是內核,禮是外在,要做到知禮守禮,最重要的還是人的內心”。培訓從著裝、言語、日常、行為、課堂幾方面進行詳細介紹。會上,李巖副教授用真情實感、真實案例、真人展示生動呈現了敬人敬己、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守禮行仁的高校教師禮儀規范。
圖2 培訓主講-新聞學院李巖副教授
圖3 現場講解展示
圖4 英皓助理總結發言
“身教勝于言教”,校長助理、教務處處長英皓總結道,作為高校教師,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要時刻銘記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自身言行去感染學生,會使學生終身受益。希望各二級學院于會后組織交流討論,進一步規范教師自身行為,提高課堂教學規范水平,營造文明禮儀校園文化氛圍,打造遼傳高素質教師隊伍。
]]>?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本次大賽,校長姜立、校黨委書記付亮、副校長宋喜仁、副校長李偉蒞臨現場指導。副校長王東輝、副校長宋吉鑫共同擔任評審組組長,全程參與決賽現場評審評議工作。教務處、督導處、評建處處長及各二級學院院長、各專業帶頭人組成決賽評審小組,秉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為參賽選手打分。
圖1 大賽現場
? 決賽由教務處處長英皓主持,分上午、下午兩個場次進行,17位參賽教師帶領授課班級學生代表依次登場,選手精神飽滿、儀表端莊、盡展所長,現場精彩紛呈、金句頻出、掌聲不斷,真正發揮出以賽促教、示范創新作用。
圖2 新聞學院黃斯楊老師《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教學展示
圖3 藝術學院孫犁老師講授《色彩在包裝中的作用》
圖4 藝術學院李靖主任《建筑與風光攝影》課堂
圖5 數媒學院韓放老師從三個維度講述人物建模
圖6 城市學院趙雪晴老師帶來的“家的樣子”空間設計課
圖7 管理學院楊佳星老師《供應鏈管理》課程展示
圖8 馬克思主義學院李特老師《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政課
圖9 體育部杜天龍老師的散打課程
圖10 管理學院玄瀟瀟老師《消費心理學》展示
圖11 馬克思主義學院宋博老師講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圖12 人文學院許佳歡老師英語教學《職業父親意味著什么》
圖13影視學院李玲珊老師通過金字塔原理講解《商務主持策劃》
圖14 城市學院高陽老師分享《園林制圖》繪制地形斷面圖
圖15 數媒學院張希儒老師《設計素描》課程展示
圖16 人文學院隋金平老師關于《趙子龍單騎救主》的課堂展示
圖17 新聞學院張瀟予老師《線性編輯》課堂分享
圖18 影視學院付佳妮老師《影視音樂創作》現場教學展示
? 大賽最后,副校長王東輝、副校長宋吉鑫分別對選手表現進行點評并做總結發言。
圖19 王東輝副校長聽課現場
? 王東輝副校長首先肯定了參選教師的付出,表示“看到老師們的表現,很欣慰、自豪、感動,青年教師成長得很快,是對評估百天的豐盛獻禮。”王校長在教師思想認識上和課程內部結構上進行總結,認為“正因為老師傾心教學、熱愛教書、享受講臺,才能讓他們在講臺上大放異彩。”“在教學設計上費心思、有創新,邏輯清晰、環環相扣,又能恰如其分、潤物細無聲地融入課程思政,可見教師們的精心和用心。”王校長依次對參賽教師課程中的閃光點進行了精準全面地點評,也對呈現出的不足進行了反饋,希望在今后的教學實踐和培養培訓中進行有效的規避和改進。
圖20 宋吉鑫副校長總結發言
? 宋吉鑫副校長表示,本次大賽是我校創建魅力教師隊伍、打造精彩課堂的一次集中展示。講課教師享受課堂,觀眾專注熱情,評委專業精準,共同成就了比賽的圓滿和成功。希望各二級學院將本次比賽作為繼續加強課堂教學的加油站和新的起點,通過所有老師的努力,受益更多的學生,充分展示遼傳風采,為遼傳的迎評促建工作錦上添花。
攝像:魯震霆 高云杰
]]>? 崔國生教授從自身多年教學管理工作經驗出發,以《考試命題與試卷分析》為題展開此次培訓。
?圖1 崔國生教授考試專項講座
? 培訓第一部分從考試溯源講起,就考試的分類、功能、考試命題的原則、命題基本工序進行闡述,并從學校往年試卷中出現的典型問題出發,著重分析了試題編寫注意事項。帶著“試卷分析應該分析什么?又有何用處?”這樣的思考,崔教授依次講解了試卷分析的目的和作用,試卷分析的內容,試卷分析報告以及試卷分析注意事項,并從實際出發,為我校教師試卷分析工作提出具體改進建議。
圖2 培訓會議現場
? 講座細致深入、全面周到、有理有據,參會教師受益匪淺。會議最后,英皓處長再次強調考試工作的重要性,并要求各二級學院真正落實會議內容,以此為契機,推進及研討期末試卷命題工作。教務處也將組建期末試卷命題檢查小組,進行專項檢查,嚴把期末考試及試卷分析質量關,以科學有效、優質嚴謹的期末考試工作為本學期做精彩總結。
]]>? ? 授課專家丁曉昌、孫善學、何漢武、王振杰、李篤峰、顧德仁等根據研修主題及相關內容作專題報告。選取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典型優秀案例,介紹建設經驗,推廣建設模式,進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及申報經驗交流。
? ?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是高校教學準確把握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思路,提升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建設能力,夯實本科職業教育發展根基。
]]>? 會上,首先由崔國生教授作了題為《高校教師的教學核心能力培養》的專題報告。崔教授結合自己多年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經驗,重點圍繞把握大綱能力、教學設計能力、課堂講授能力、駕馭課堂能力、課外指導能力幾大方面,對高校教師教學核心能力培養的方法及途徑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 大會隨后舉行了2022年首期新教師崗前培訓結業儀式。教務處處長英皓總結了此次崗前培訓情況,英處長表示,本次崗前培訓活動學習平臺層次高、培訓覆蓋面廣、教師參與人數多、考試通過率高、反響熱烈,已成為遼傳新教師培養培訓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校長姜立,副校長宋喜仁、徐穎分別為培訓教師代表頒發遼寧傳媒學院教師崗前培訓合格證。
? 會議的最后副校長宋吉鑫總結:遼寧傳媒學院秉承“為國家培養人才,為行業輸送精英”的辦學使命和“志存高遠,德能日進”的校訓精神。身為遼傳的教師,應時刻提醒自己肩負使命,不斷學習,提升專業技能,培養更多具有較高文學藝術素養及較強信息技術能力的新時代應用型傳媒藝術人才。
]]>? ? 本次培訓分別從基于智慧教育平臺的教學重構設計思路、途徑與方式;基于智慧教育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基于智慧高教平臺的教學創新與實踐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解。
? ? 培訓會后,我校組織各二級學院分別開展“ 教學技術創新應用”專項交流會,分享培訓內容。智慧教學是智慧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教育教學新形態,是未來高校教學的發展方向。通過此次培訓對于探索智慧教育環境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創新,豐富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助于推進我校教師智慧教學開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 ? 培訓過程中,主講人從課程大綱的認知要點、規則要點進行了解讀,分析大綱產出評價機制,通過案例,生動展示教學改革和創新在OBE模式下的運行方式。
? ? 我校歷來重視并嚴格要求教學資料的編制工作,通過培訓,各二級學院也積極組織了本學院的教學大綱自查和整改工作,進一步優化大綱設計,完善課程建設,為本科合格評估做準備!
]]>? ? 研修班圍繞“大思政課”建構思維、如何善用“大思政課”、“大思政課”問題指向與核心要義、“大思政課”建設思路、中國人民大學紅色校史資源與“大思政課”建設、“大思政課”教學方法、“大思政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講解。
? ? 培訓會后,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宣講團,分享培訓心得。校黨政領導也開展了主題講座。
? ? 大學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身上寄托著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的希望。教師應將課程思政“潤物無聲”般融入課堂,為青年立大志、樹大德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