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加強項目教學包建設的意見

為進一步構建富有我校特色的項目教學包實踐教學體系,完善符合從實際崗位及面向的工作任務出發的項目教學包,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完善知識結構、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兼具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創業素養的全面發展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以此持續推進學校實踐教學的內涵式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1.完善項目教學包項目設置要求

1)緊密貼合崗位工作內容

項目教學包來源項目教學包的本質是以完成一個工作產品(產品、服務、策劃或設計方案)為邏輯主線,建構從崗位工作任務需要出發由產品轉化為崗位工作任務,再由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任務,由生產項目轉化為教學項目。為進一步明確工作產品(產品、服務、策劃或設計方案)的真實性,項目教學包要真實反映工作產品(產品、服務、策劃或設計方案),從崗位工作任務需要出發,最大限度地貼合工作崗位的職責內容。

2)按需求方要求制定項目交付標準

項目選擇應以工作崗位實際需求方的要求為出發點,按照實際需求方的要求制定項目交付標準,確保項目成果能夠直接或最大限度地接近應用于實際工作場景。交付標準應明確項目的最終輸出形式、質量要求以及時間節點,還應規定階段性成果的檢查點,確保項目按計劃推進。通過明確的交付標準,學生能夠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有的放矢,同時培養其職業素養和項目管理能力,為未來就業奠定堅實基礎。

3)進一步明確項目工作流程

項目教學包的項目(產品、服務、策劃或設計方案)要符合生產規律,保證能夠按照真實的工作流程完成任務。項目的設計和實施需要模擬實際工作中的各個環節,從需求分析、方案設計、開發實施到測試驗收,每個階段都應遵循行業標準和規范。通過真實的工作流程,學生不僅能掌握專業技能,還能培養項目管理、團隊協作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同時,教師應在每個環節提供指導,確保學生理解并遵循生產規律,形成符合工作流程的思維方式,最終交付符合實際工作要求的項目成果。

2.進一步明確項目教學包項目的工作流程與課程知識點的關聯度

項目教學包的設計與實施應緊密圍繞實際生產(工作)流程,確保學生在實踐項目教學包過程中能夠掌握與之相關的知識點和技能。學生通過了解和實踐項目教學包的工作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思維模式。這種以生產(工作)流程為導向的教學方式,不僅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還能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使其在未來的職業崗位上能夠迅速適應并勝任工作,從而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這需要在設計項目教學包的過程中,明確生產(工作)流程的同時,要清晰地列出與之對應每個任務環節的知識內容和技能目標,形成以項目教學包生產(工作)流程為主線的知識線和以項目教學包教學任務為主線的知識線兩條線。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自然過渡。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還能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3.建立學生項目工作進度記錄

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工作思維習慣,幫助他們系統梳理各類項目(涵蓋產品、服務、策劃以及設計方案等)的創作流程,特增設《項目創作過程記錄表》。該表格通過規范工作進度記錄流程,確保學生能夠在每個環節清晰且有效地積累專業知識和技能,逐步構建起個人知識體系。這一舉措不僅能夠顯著提升項目完成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能助力他們建立起科學的工作思維模式。同時,過程記錄所形成的系統性文檔,既可為后續的學習與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也為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完善項目評分標準

學生項目包完成情況的考核需圍繞前期準備、后期成果呈現與最終展示三個核心維度展開。在前期準備階段,學生需系統記錄項目全流程,涵蓋需求分析、方案設計、開發實施等環節,確保《項目創作過程記錄表》格式規范、邏輯清晰,并體現階段性成果的標注與反思優化能力。同時,重點考察學生能否主動應用課程知識點(如行業標準、構圖原理等)解決實際問題。在后期成果呈現中,項目成果需嚴格遵循需求方制定的行業標準,確保技術完成度與主題契合度和綜合知識運用整合的能力。最終展示環節聚焦職業素養與綜合表達能力,要求學生以圖文并茂的PPT精準定位項目應用價值,同時突出項目在創新性、美學表現及社會效益上的平衡。整體考核體系以“過程規范-成果質量-職業素養”為閉環,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旨在培養兼具專業技能與跨界思維的應用型人才。

附件:

附件-1: 項目教學包任務書

附件-2: 項目工作進度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