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企業真案例,植入思政新內涵——課程思政案例教學法探究
管理學院課程思政工作室于4月9日上午召開課程思政教研活動,活動主題為:剖析企業真案例,植入思政新內涵——課程思政案例教學法探究。會議由管理學院郝冰副院長主持,馬克思主義學院裴宇星院長蒞臨指導,工作室全體人員參會。
(一)課程思政融入情況匯報
? ? ? ? 文管系張楠主任介紹了《中國文化概論》課程思政融入情況。課程注重將專業內容與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傳統美德相結合,通過對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的提煉,提升學生文化自信與愛國主義情懷。
王斌主任針對《商務數據分析》等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提出建議。課程借助優秀人物傳記、《國之脊梁》紀錄片等真實故事,選取小米、比亞迪、華為等有影響力且學生熟悉的企業,提煉出企業的社會效益、責任擔當、家國情懷等思政元素,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具體實踐。
胡翔翼主任就《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分享了課程思政融入經驗。課程采用“視頻——圖片——故事”相結合的案例,通過小組討論、實際情景模擬等活動提升學生參與度。針對電商直播過程中存在的“擦邊”、“低俗”等亂象,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如何引導消費者、傳遞正確價值觀。
李亭老師提到在《文化旅游業經營管理》課程思政融入上,利用學生熟悉的故事、成語等內容引入課程思政。例如以老北京胡同的“拐彎抹角”建筑特色為例,引導學生思考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開發的關系,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思考在實踐項目中如何打造彰顯文化自信和獨特魅力的文化名城。
楊佳星老師提到,對于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尤其是專科學生,可嘗試采用微短劇的情景演練,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參與課程思政。
(二)研討重點問題及解決思路
? ? ? ? 郝冰副院長提出了本次課程思政工作研討需要重點解決的三個問題:如何真正地做到讓思政內容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專業課程;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思政內涵,引起學生共鳴,達到思政效果;如何提煉優秀思政案例,推廣到同類型課程當中。
工作室各位老師積極研討,提出了以下解決思路: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故事、視頻、圖片或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提升學生參與度;其次,通過重要歷史節點如《歷史上的今天》,或大型體育賽事、文化活動、熱點事件的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提高學生能動性;最后,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如畢業生就業困惑、對未來職業選擇的迷茫等,結合地方政策,給出學生引導與建議。
裴宇星院長指出,專業教師的任務不僅在于提升思政能力,更要提高針對專業課程的認識和把控,做好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兩個維度,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思政生態系統。
(三)會議總結
? ? ? ? 管理學院劉暢院長針對本次研討會進行了總結發言。劉暢院長對裴宇星院長蒞臨指導表示感謝,對教師在教學中課程思政融入的工作表示肯定。同時,劉暢院長提出要注意思政案例的總結與提煉,形成有效課程思政案例推廣模式。對標課程思政示范案例的申報材料,不僅主題要別具匠心、引人注目,更要注重邏輯創新。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注意思政案例的積累,走出傳統課堂,在企業實踐活動、校園實踐活動、教師教改論文、課題申報中融入課程思政。本次工作室會議深入探討了課程思政案例教學法的實施路徑,明確了課程思政融入的具體方法和策略,為后續課程思政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思路。
撰稿丨李亭
三審丨郝冰 賀苗苗?劉暢
三校丨郝冰 賀苗苗?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