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鑄資料,依規范啟教學—管理學院教學資料編制培訓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學資料作為知識傳承的載體,是教師傳道授業的“指南針”,更是學生探求真知的“航海圖”。為深入落實遼寧傳媒學院“課比天大”的教學理念,上好開學第一課,進一步規范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2月20日下午,管理學院在管理樓405室開展了以“匠心鑄資料,依規范啟教學”為主題的教學資料編制培訓會。管理學院領導班子及全體教師參加本次培訓會,會議由劉暢院長主持,郝冰副院長負責培訓。

? ? ? ? ?郝冰副院長聚焦課程大綱、教案、教學日志、教學日歷四大核心教學資料的編制標準,詳細介紹了教學資料編寫的基本規范,包括內容的準確性、創新性、格式的規范性,旨在提升教師教學設計的專業水平。

第一,課程大綱承擔著明確育人方向的核心職能,郝冰副院長強調在課程大綱的編寫過程中要注意課程大綱教學內容與實際課程內容匹配度,考核方式與人才方案保持一致。并以《非線性編輯》課程教學大綱為例進行詳盡解讀。

第二,教案編寫要避免“教材搬運”現象,需將知識點轉化為問題鏈,精心做好課程設計,包括課程教學要求、重難點、主要教學方法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方案等內容應表述準確,杜絕“教師獨角戲”模式,每15分鐘需設置互動節點,同時每一堂課要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培育并樹立文化自信。

? ? ? ? 第三,以教學日志為鏡,實時記錄折射課堂實效,郝冰副院長強調要發揮教學日志的教學“診斷儀”作用。做好每一節課程的過程留痕,對缺勤超3次學生啟動學業幫扶機制。

第四,教學日歷在編寫過程中要以時間為軸,按照日期實際教學周次書寫。授課內容章節名與課程大綱保持一致,且各行章和節內容書寫完整,同時要注意在編寫過程中標注法定假日、復習周等特殊節點。

最后,劉暢院長做總結,她強調教學文件體系建設是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基礎工程,需要以工匠精神雕琢每個教學環節。同時號召全體教師與時俱進,在面對人工智能催生的教育變革中擁抱AI,將課程與AI相結合,打造精品課程。

此次教學資料編寫培訓會不僅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資料編寫能力,也進一步幫助教師們深入地理解了教學資料編寫的重要性和規范要求,掌握實用的編寫技巧和方法。這對于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 | 王智敏

三審 |?郝 冰 賀苗苗 劉 暢

三校 |?郝 冰 賀苗苗 劉 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