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黨史,記初心–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二)

“長空萬古,英雄烈士燦若群星”,他們,以生命捍衛真理,以鮮血熔鑄信仰。讓我們翻開黨的百年史冊,追尋革命先輩的畢生奮斗,致敬革命先驅的偉大壯舉。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用深遠的歷史眼光回望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百年黨史,用更長遠的眼光展望無限光明的未來。為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堅持正確方向,管理學院推出“憶黨史,記初心”系列推文,今天小管要帶大家了解的是: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

從國民經濟恢復到“三大改造”完成

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1949.10—1956.12

1949年到1952年,面對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矛盾重重的困難局面,中國共產黨遵循“不要四面出擊”的方針,成功地用三年時間實現了國民經濟的根本好轉。從1952年開始,又展開并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從“大躍進”到“八字方針”制定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時期

1957—1965

從1957年開始,中國共產黨進行了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雖然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下,也出現了階級斗爭擴大化和經濟建設中的“左傾錯誤”。

從批“海瑞罷官”到粉碎“四人幫”

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1976.3

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路線指導下,加之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破壞,出現了“文化大革命”這樣歷時十年的全局性內亂,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遭受了嚴重挫折和損失。

從“兩年徘徊”到十一屆六中全會

撥亂反正時期

1976—1981

1977年粉碎“四人幫”后,由于黨的主要領導人堅持“兩個凡是”的錯誤思想,使社會主義建設處于徘徊不前的局面,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線,并開始了全面的撥亂反正工作,到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決議》的制定并通過,標志著撥亂反正工作的勝利完成,中國共產黨成功地實現了第三次轉折。

從黨的十二大到黨的十六大

改革開放新時期

1982—至今

從黨的十二大到十六大,中國共產黨成功實現了兩代領導班子的順利交接,在對毛澤東思想繼承的基礎上,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兩大理論體系,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