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旗下成長”校園領讀人創新黨日活動(九)|校園領讀人—王靜
校園領讀人——王靜
個人信息
王靜,中共預備黨員,管理學院文化產業管理1901班學生。曾任管理學院學生綜合辦公室秘書部副部長,管理學院學生會學習部干事。
在校期間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曾獲2019-2020學年度國家勵志獎學金、遼寧傳媒學院優秀學生、2021-2022學年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級立項、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2020-2022學年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入圍獎、管理學院優秀團員等多項榮譽。
演講主題
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勉勵全國廣大青年,“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令人鼓舞、催人奮進。作為新時代青年 ,要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汲取精神滋養,凝聚砥礪奮進的磅礴力量,用篤行不怠、踔厲奮發詮釋“忠誠、干凈、擔當”的無悔青春。
“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當代青年是民族復興之基石,也是國家強盛的希望。如今的時代,是嶄新的時代,“新時代更是奮斗者的時代,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面對新時代中的機遇與危機,廣大青年應當奮發有為,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時代在變,年輕的面孔也在變,但愛國和追求進步的目標永遠不變,紅色基因的底色永遠不變,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的精神永遠不變。
當代青年要堅定愛國之心,敢于擔當,不懈奮斗。從“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到“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古人的詩句、今人的歌聲,無不體現了拳拳愛國之心。在科技不斷進步,文化不斷碟新的21世紀、在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沖擊的21世紀成長下的當代青年,最為根本的一點在于堅定“愛國”之心。以愛國之心驅動奮發之念,向著建設新時代中國的目標投身于時代之中,敢于擔當,勇于擔當。去田間地頭,為鄉村振興發力;去實驗室中,為科技創新拼搏;去高樓大廈,為經濟發展奮斗。無論身處何地,肩負起屬于青年人的重擔,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讓青春之花爛漫在祖國的大地上。
當代青年要滿懷憧憬之心,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幾代青年,皆以夢為馬,不斷探索中國未來。而今天的我們,則有機會把整個世界作為想象的行動的空間,去一展拳腳、實現抱負。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目標,立志成為國家棟梁,我們擁有追夢的權利,我們也是夢想的筑造者。對未來抱有憧憬,對當下滿懷熱情。當下決定未來,只有現在腳踏實地,以豪邁志氣、錚錚骨氣、必勝底氣填溢胸中,邁出努力拼搏、奮發有為、自我超越的步伐,才能在新征程上大步邁進,走在國際前列。加強自身學習,提升思想境界,強健體魄,鍛煉本領……在工作生活中不斷提升能力水平,為國家、為民族貢獻出更強大的力量。
當代青年要秉承開拓進取之心,勇立潮頭,攻堅克難。青年向上,國家向前。一個國家和社會活力的迸發,離不開朝氣蓬勃的青年;青年的開拓進取,也總會成為推動國家、民族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進步總是與青年不可分割,青年也總是時代的弄潮兒。困難面前,當代青年要迎難而上,復雜的事理清思路,抽絲剝繭;崎嶇艱難的事打開思路、另辟蹊徑;長久才能看到結果的事要堅定思路、持之以恒。當代青年,生逢其時,重擔在肩。秉承老一輩科技工作者迎難而上、攻堅克難,不服輸的勁頭,開拓進取,不斷思考詰問創新之策、追求探尋創新之路,砥礪奮發,毅勇前行。
無奮斗不青春,奮斗者正青春。有一種青春叫鮮衣怒馬,有一種青春叫不負韶華。前方星辰大海,惟有步履不息。“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語青年。”讓我們莫負時光,向陽而生,用青春的力量溫暖民族復興的偉大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