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態教學模式在多學科教學場景中的實踐探索” 青年教師學術沙龍圓滿落幕
2025年4月,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的意見》強調,以教育數字化為重要突破口,加強人工智能前瞻布局,加快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完善教育領域多模態語料庫,構建高質量自主可控數據集。有序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場景新范式,推動大模型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基礎學科專題大模型垂直應用。 ?
為落實教育部會議精神,近日,由遼寧傳媒學院教務處、督導處聯合組織一場主題為“多模態教學模式在多學科教學場景中的實踐探索”的教師學術沙龍,二級學院院長、副院長、系主任、專業帶頭人及青年教師參與研討。
學術沙龍會議現場
孫吉副處長首先介紹本次沙龍的背景意義。當前,多種模態數據的融合、理解和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也推動著多模態教學逐步從輔助手段發展為當前的主流模式。這種多種模態應用于教學場景的創新教學模式,讓AI信息更便于精準識別,為此希望更多的教師將多模態應用于教學場景。
隨后10位教師代表進行多模態教學模式實踐探索的分享。數媒學院專業帶頭人張鼎一副教授將多模態大模型應用其教學場景中的具體案例進行詳細講解,并將多模態在教學實踐中的效果生動的通過動畫形式展現出來,特別是運用多模態創作的作品《盛世繁花》登上今年央視網絡春晚。新聞學院專業帶頭人孫妍副教授,數媒學院單戈副教授、影視學院高級工程師浦曉迪等幾位教師代表也分別從多模態的底層邏輯,自己課程對多模態的整合應用,或通過精彩的案例分析漫談對多模態教學實踐的成果。在互動交流環節,參會教師紛紛發表自己對多模態教學的理解,探討各自學科的教學場景在多模態大模型輔助下的融合邏輯,以及多種模態教學創新如何落地應用。
教師代表分享
在學術沙龍的最后,王東輝副校長進行了總結。王校長指出,教育領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挑戰,我們的教學必須緊跟時代步伐,運用多模態數據的處理和融合能力,以順應 AI 時代的發展潮流,實現教學場景的跨模態交互應用及多領域融合應用。多模態對數據的融合處理能夠打破單一模態的信息局限,借助不同模態的數據之間相互驗證、相互補充,減少因單一模態數據偏差而導致的錯誤生成。而將多模態信息應用于AIGC,則能夠實現對輸入的多模態信息的深度融合,獲取更為豐富的上下文信息。這有助于模型更精準地理解需求,生成更優質、更具邏輯性的內容,為教育教學提供強大的支持。
隨著王東輝副校長總結發言的結束,本次學術沙龍活動圓滿落下帷幕。遼寧傳媒學院將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于教育數字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堅持應用導向,促進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堅持數字賦能,推動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學科建設的創新,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為遼沈地區區域經濟的發展不斷作出貢獻。?
學術沙龍教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