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結碩果 振興正當時 | 服務鄉村產業振興——教學及科研成果展

遼寧傳媒學院深入探索“政產學研用”多元協同的育人與發展模式,積極推進鄉村振興產業學院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接,發揮專業優勢服務區域發展,目前與沈陽市沈北新區鄉村振興發展中心聯系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鄉村環境建設,技能培訓等方面擬定了合作意向,并圍繞其政府工作內容開展項目建設,人才培養等工作。

遼寧傳媒學院鄉村振興產業學院按照學期初制定的工作計劃,結合沈陽市沈北新區鄉村振興發展中心的工作任務,在教學、科研、參賽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以務實、嚴謹的態度開展專項研究,推進“項目包”建設,為黨政機關培養高質量專業人才,提供高水平技術服務。

真活真做 項目驅動

城市學院在期中“項目包”建設中將鄉村振興項目融入到各個專業,進行了廣泛的社會調研,聽取了校企合作單位的指導意見,并將科研成果轉化到教學中,指導學生完成項目設計。經過學院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仔細論證,設定藝術與科技專業的項目主題為“鄉村產業振興——農特產品會展設計”,公共藝術專業項目主題為“鄉村產業振興——藝術鄉建佛指山村公共空間景觀更新設計”,環境設計專業項目主題為“鄉村產業振興——鄉村旅游民宿設計開發”。
學生通過8周的項目包課程學習,掌握了基本設計理論,提升了實踐能力,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感染力,具備為鄉村建設相關領域提供參考藍本的作用。
01.藝術與科技專業期中作品展

02.公共藝術專業期中作品展

03.環境設計專業期中作品

扎實科研基礎 穩步推進發展

鄉村振興產業學院成員主要以專業教師為主,都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也取得了相應的成績,整個科研團隊都有著豐富的社會實踐經歷,在前期的建設中積累了廣泛的經驗和成果。例如付明遠老師發表的CPCI論文《“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基于地域文化的多功能景觀建筑設計分析》,對鄉村景觀建設提出了創新性的建議,并將這些科研成果成功的運用到園林專業的教學中。張萌老師發表的SCI論文《基于老年人心理需求的鄉村智慧養老空間設計研究》則是從室內空間角度對鄉村養老問題做了深入研究,這些科研成果也促進了其教學能力的提升。

教學科研出成果?學生參賽出成

鄉村振興產業學院建設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成果,更關鍵的是要將這些成果轉化到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上。

在遼寧傳媒學院開展“展賽演播”的教學活動以來,學生在教師科研指導下也取得了豐碩的比賽成績。趙雪晴老師指導學生完成的設計作品,分別獲得了2022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國潮文化設計應用比賽三等獎,2022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鄉村生態宜居環境設計大賽三等獎。黃維老師指導學生完成密云縣鄉村街道改造實際項目。這些都是將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相互融合發展的最好例證。

學生獲獎作品及證書

師生合作實際項目

遼寧傳媒學院鄉村振興產業學院將繼續以服務地方發展為目的,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踐行遼寧傳媒學院“為國家培養人才,為行業輸送精英”的辦學使命,為遼寧地區的鄉村產業振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