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而化 因時而動 因勢而新 我校召開線上“課程思政”教學建設交流會
為進一步深化“課程思政”建設,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提高線上教學質量,推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4月8日,我校召開了“線上課程思政教學建設交流會”。會議以“云會議”的形式進行,副校長夏敏出席會議并講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二級學院負責人,教學系統全體教工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教務處副處長楊檸主持。
主會場
首先,教務處副處長楊檸對學校首月在線教學質量情況進行報告。他表示,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線教學運行規范有序,廣大師生積極適應線上環境,各項教學工作平穩進行。2020學年春季秋季學期在全校范圍內啟動了課程思政建設專項行動,著力打造一批育人效果顯著的專業課程和課程思政示范課。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裴宇星作了題為《堅持“全員育人”打造網絡“課程思政”》的專題講座。裴院長結合教育部有關課程思政的要求,解讀了課程思政的內涵,闡述了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區別與聯系,以及學校推進課程思政示范課建設的工作打算。
數字媒體學院副院長英皓圍繞二級學院加強“在線課程”建設,有效實施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做了經驗交流;新聞傳播學院教師郝兵介紹了本學期教授的《新聞數據分析與應用》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具體舉措和相關經驗。該課程以抗擊新冠疫情的新聞案例為主線,圍繞“什么是最受尊敬的職業”、“護士節”、“人性化傳播”等多個專題展開;城市設計學院教師孟子森介紹了本學期教授的《形態創意》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多種多樣的視聽手段安頓學生浮躁、正確目標導引,提高課程傳播廣度和深度;管理學院電子商務與法律系負責人劉佳星以《在線上教學中融入抗擊疫情的正能量》為題,以鐘南山院士等人物事跡為引導,結合個人留學歸國十年間目睹國家飛速發展的切身感受,堅定學生報效祖國的信念,凸顯了人民教師的責任擔當。
視頻會議截圖
最后,副校長夏敏在總結講話中圍繞“將疫情‘危機’轉化為課程思政的‘契機’,戰疫防疫不掉線,持續打造云端課程思政教學新模式”提出四點要求:
夏敏副校長講話
一、“非常時期”必須“非常應對”。夏敏副校長首先對教學和學工系統全體人員在“非常時期”做出的感人事跡和戰“疫”行動,以及開學以來學校有序開展的在線教學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結合學校當前教學工作指出,在“非常時期”必須“非常應對”,學校已經開啟了線上指導畢業論文模式,正在開展外省加試和畢業生線上招聘行動。
二、“非常時期”教師必須要提升“非常能力”(線上課程思政能力)。廣大教師要自覺融入端正態度,探索融入注重方法(四種融入方法):即要深入挖掘課程育人元素,形成“聚合”方法;要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知識點中,形成“混合”方法;要促進學生思想深化、價值觀念逐步提升,形成“化合”方法;要不斷凝練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涌現出了一大批逆行者感人的生動教材和鮮活案例,形成“案例”方法。
三、全力打造“非常課堂”——即“課程思政”課堂。要準確把握“課程思政”的內涵,共同構建“全課程”育人格局。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教育人人講育人”。要明確“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關系,實現結伴同行,共同構筑起思政理論指導實踐的“同心圓”,構筑起能經得各種社會考驗的“承重墻”,構筑起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融合的成長“立交橋”,構筑起學生成長的“快車道”。專業課程要將課程思政“八個元素”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進而實現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即提煉好一本生動的“教材”、挖掘好引人入勝的故事、引導好生命教育、普及好環保教育、開展好愛國教育、講述好英雄事跡、培養好公民意識。
要依托“1266”線上教學模式,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實現無縫對接。即瞄準“1個目標”——確保線上教學質量;落實“2個文件”——即《遼寧傳媒學院 2020 年春季學期在線教學工作方案》和《遼寧傳媒學院在線教學規范》。聚焦“6個方面”—— 一是制定學生操作流程,做好線上教學準備,提出相關要求;二是安排好學生入班,確保每個學生在內;三是提前將教學相關信息(課表、上課操作指南、使用平臺)等信息發給每位學生;四是做好教學準備情況統計(使用平臺、線上授課方式)、授課效果情況的了解調查與改進;五是及時整理公布教學平臺與資源信息的情況,優化線上教學服務;六是及時了解疫情期間教師上課存在困難和問題。做到“6個確保”—— 一是準確統計每個班級群;二是每個班級群全覆蓋每個學生;三是每個學生都能接收到群發出信息;四是準確收到各項信息的及時反饋;五是線上“課程思政”覆蓋每位教師;六是“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每個堂課。
要開啟課堂以“藝”戰“疫”模式,彰顯專業優勢。要不斷拓展課程思政平臺,把課程思政做到高端,形成特色,落到實處。要積極探索線上“課程思政”新途徑,戰疫防疫不掉線。在智慧樹和微信群里,教師每天都要詢問學生是否有學習、生活困難,在課程結尾處對學生進行問候和鼓勵,在討論區里,要與學生分享疫情防控感人的話語;線上思政交流不停擺,積極調整教學計劃,通過有針對性的課程設計,將疫情“危機”轉化成積極開展課程思政的“契機”。
四、實現學校“非常目標”——即線上教學常態化要深刻認識線上教學的歷史必然,疫情倒逼線上教學方式變革,推進“應急式”線上教學“常態化”。教師課堂教學組織要借勢而入、順勢而為,做特做優,不忘初心、勇擔育人使命。要積極破解線上教學質量把控等難點和問題,做好頂層設計,著力構建在線教學建設體系,設計“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并舉的線上教學方案,推動線上課程實現“課程思政”全覆蓋,著力發揮專業課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關鍵作用,使德育與智育形成同心同向的良好育人格局。